置顶

2024 年 10 月上海楼市回顾与 11 月展望:从嚣张到高调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88 | 时间:2024-11-06 09:03:35

甚至早在2010年的博客时代,在那个“闭着眼睛看久远”的时代,我就写过一篇顺势而为的文章【十一月的傲慢】,虽然今天网上好像很难找到了。

时代变了,花了一个金“银十”之后,自然是去追求于勇了。 “金九”的阴霾早已一扫而空。对于11月份的上海楼市来说,胃口已经明显被调高了。

1、10月份上海楼市好不好?

2024年10月楼市会好吗?

至少压倒性的看涨情绪是显而易见的。

看看我自己,TA的好是毋庸置疑的:据统计,10月上海二手房成交24376套,即使剔除停车位和商业写字楼,二手房入账数量也达到了21500套。虽然不如“527沪九”后下个月的2.6万套,但考虑到国庆黄金周7天假期,很明显10月的表现要好于6月,或者可以说,“929上海七”的市场反馈比“527”“上海九条”更强。

看完后沾沾自喜之余,中国环视一线城市同样竞相繁荣的“三兄弟”:根据官方或机构公布的数据,网上二手房数量10 月份北京的签约量达到 19 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深圳一手住宅成交量环比增长146.3%,创35个月新高;广州商品住宅网签面积环比增长106%!

宏观层面的数据更令人欣喜:住建部数据显示,10月份商品住宅销售同比持续下降达到拐点。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成交总额同比增长3.9%,是今年2月份以来首次出现连续8个月下降的情况。实现增长。

唯一让人有些失望的数据来自于上海土地拍卖:10月下旬上海土地拍卖的六批中,仅推出了4幅地块,结果只有一块杨浦内环地块以低溢价率被拿走。 2.32%。另外,大场镇、浦江镇、华漕镇的三块地,都只有一家公司提前登记,所以不出所料,都是最低价。这也算是给“天天都是好消息”的上海楼市洒了一滴水。

黄欣伟:11月的楼市,能否嚣张?_黄欣伟:11月的楼市,能否嚣张?_

或许也正因为如此,上海本地拍卖的七批紧急补货几天后才正式公布:供应不仅恢复到10幅,而且全部是铁路拍品,占到了外地的70%。环比11% 10月上海本地拍卖一扫跌幅的意图已然明确。

10月上海楼市好不好?

答案是破绽不掩破绽,银十闪烁着金光。

2.中国房地产是政策性市场。能持续多久?

十月楼市为何火爆?毫不奇怪,答案是政策。

有人说,中国的房地产是一个政策市场。过去如此,现在也是如此。未来是否会发生还有待观察;

有人说,中国的房地产行业靠政策驱动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但至少到目前为止——经验主义仍然成立。

9月19日的美元降息开启了中国楼市政策的持续输出:

“国务院新闻办”9月24日新闻发布会推出多项措施,包括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低政策利率、降低存量房贷利率、降低第二套房首付比例、增加住房公积金等。中央资金支持再融资比例,更新“金融十六条”。大政策。

9月26日的高层会议喊出了“止跌企稳”四个字。这对应着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国庆前排队出台楼市放松政策,仿佛他们正准备从下一个国庆黄金期开始。火热的开始是从本周的7天长假开始的。

进入10月,在以一线城市为主的楼市陆续推出的背景下,政策一改以往“拿出一套、等一会、等一会、再一套”的统一动作又一个”。相反,它会加大投资力度。这段时间,中央与上海的“混双”真是热闹:

首先,10月8日上海保障性住房有了新规定:明确新开发的房产必须配备5%的保障性住房以及相应的物业停车位。改造地块、资源地块上的商品房项目可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10月12日,五大银行公布存量住房贷款调整细则:10月25日起分批主动调整存量住房贷款利率,10月31日前完成;上海首套统一调整为LPR-30BP,第二套按照政策下限调整。 LPR-5BP用于城市,LPR-25BP用于5+2区域。

10月17日,上海出台公积金新政策:二号公积金首付比例降低至25%/20%(原35%/30%);提高公积金提取限额(4000元)和提取频率(每月一次)。

同日,五部门出台政策一揽子计划:四取消(取消限购政策、取消限售政策、取消限价政策、取消非普通住房)、四减(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贷款首付比例、降低存量贷款利率、减轻“卖旧买新”住房税负)和两增(货币化安置实施100万套新建住房) 、“白名单”信贷规模增至4万亿)。

10月21日,上海跟进LPR并下调利率:1年期LPR为3.1%; 5年期及以上LPR为3.6%,均较前期下降0.25个百分点。调整后,上海首套房贷款利率为3.15%,第二套房贷款利率为3.55%!

复制粘贴政策后可以看到,9月24日至今的政策发布呈现出4个特点:

一是连续性:不因为楼市回暖就放弃或推迟下一步政策的节奏;

二是交互性:与过去的“中心发声等地(执行)”相比,近期执行效率明显提升;

三是复利:上述政策中,除“止跌企稳”、“四取消四减两增”为重量级外,其他政策相对助攻,但助攻与二次进攻相结合,实现了各种突破。 ;

四是协同:从“国务院新闻办”到“五部门”再到“五大银行”,楼市终于不是“一个人”来救了。

尽管期间舆论因政策力度不同而存在不同意见,甚至有戏称:救市从政策救市→开会救市→发言人拍胸救市,但事实胜于雄辩,当然也比嘲笑更好。

该政策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至少“直到最后期限”,仍然像班克斯和贝利的世纪拯救一样。

3、质量达到“10”后,11月份有什么线索吗?

虽然10月上海楼市数据喜人,但本着​​“求新”的态度,我还是希望深入到数字背后,尝试去分析。毕竟,11月的嚣张“知新”能否隐藏在“温故知新”之中。

从权威的克而瑞月报数据来看: 综合供应和销售来看,虽然10月份的新房和二手房、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环比和同比房屋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如果上海的供应量楼市“要做好更充分的准备”。目前的数据能否再创新高?

首先是新建住房。

黄欣伟:11月的楼市,能否嚣张?__黄欣伟:11月的楼市,能否嚣张?

或许根据以往的经验,有关部门并没有充分估计这一政策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因此10月份的整体供应量并没有完全匹配新政策:

一方面,供应量仅为54.13万平方米,较9月有所下降,但全月成交量却达到65.13万平方米。供应不足导致一些9月份(甚至更早)开盘的更新项目受到新政持续支持的影响。效益方面,其中新修订价格区间的项目成交活跃。

另一方面,供应结构发生变化:10月城镇新增住宅项目挂牌6个,占比21%(9月占比28%),挂牌项目占比为非优质板块(无轨道交通的新城/远郊/临港)增加,本月增长28%(9月占比7%),城乡两极分化进一步加剧,即使在同一区域,由于推出顺序的原因和产品结构,“同区不同命运”。

至于所谓均价回落至7.23万元/㎡,只是供给结构的原因。谁允许九月份推出这么多豪宅? “均价下跌”是有原因的,并不可怕。

进一步深入数据的“深处”,调用次数可以提升,但订阅和交易数据无法造假:

1、单价10万元以上项目售出率达79%,延续“新房、豪宅都能卖无忧”的记录;

2、单价4万元以下的“急需品”销售率低于15%。惨淡形势的背后,可见限购仍在继续;

3、单价4万-7万元的首换虽然普遍不受欢迎,但好于单价7万-10万元的改良购,可能与21500秒的交易产品结构密切相关-手上的房子。

既然如此,我们就来看看二手房。

黄欣伟:11月的楼市,能否嚣张?_黄欣伟:11月的楼市,能否嚣张?_

10月上海二手房累计成交量(2.15万套)较9月(1.3万套)增长65%,也较去年同期(1.33万套)大幅增长62%,排名第二年内月成交量仅次于527套新政后的6月水位(2.39万套),周均成交量5801套,堪称惊人。

当前舆论氛围开始扭转,从“大多看空”转向“谨慎乐观”。但作为预判指标,要重点关注“统计报告中没有(或可能根本没有统计)”的三项数据。

也许这样更有意义:

1、关注二手市场的量价变化,包括房东涨价、销售价格、交易折扣等;

2、关注交易周期,包括新房从首次到访到成交的时间、二手房成交后的客户追踪、“再次购买”需要多长时间?

3、关注倒挂板块是否火爆,尤其是徐汇滨江等近期一二手价格处于倒挂阶段的买家心态。

即使上述三类数据不完整甚至无法获取,部分收集也可以揭示某个行业或地区的买家和卖家态势的变化曲线。在供应和交易有限的地方,观察可以为预测提供相对有价值的信息。决策标志。

“经济什么时候才能好起来?如果只是经济问题,那就很难好起来了!”

这种说法,或者说问答逻辑,同样适用于房地产:看似是政策力挽狂澜,但最终成交还是靠具体措施。就业、收入、婚姻、生育等长期民生状况最终会缓慢但必然发生改变。用脚投票,至于国际事务、经济、时事,都是次要的。相信经验就更可笑了。

11月上海楼市会狂飙吗?

市场会给你答案,但或许已经有了线索。

发表评论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