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汽车因排放造假被罚1.7亿,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揭露车载诊断系统功能性检测不合格
作者:admin | 分类:二手信息 | 浏览:110 | 时间:2024-12-25 13:05:3401
以假冒伪劣、伪造排放
江淮汽车被罚款1.7亿元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淮汽车”)因排放造假收到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行政处罚决定书,被罚款1.7亿元。第一财经今日向江淮汽车求证,该公司承认了此事。
记者获悉,2018年4月9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对江淮汽车生产销售的江淮品牌车型进行了新车环保一致性抽查。
检查报告显示,三款识别码为 、 、 的江淮新车测试结果中车载诊断系统(OBD系统)功能测试不符合《车辆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火式发动机和《汽车车载诊断(OBD)系统技术要求》()标准要求,是机动车生产企业以次充好的污染控制装置,冒充已通过排放检验的产品,在境外销售的行为。 工厂。
在2019年5月16日的听证会上,江淮汽车辩称:
一、抽检车辆污染物排放(PEMS尾气检测)检验合格;
二、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五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
三、不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一百零九条第二款规定的“弄虚作假、以次充好”的行为或者动机,不符合行政处罚的条件本条规定的条件;
四是执法机构违反检查规定,属于程序违法;同时,对抽查车辆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免予处罚的意见。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经审查认为:
一、OBD系统检查是排放检查的内容之一,必须符合《汽车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火发动机及汽车车载诊断(OBD)系统技术要求》的相关标准和要求( )。经检测,该车型的OBD系统不符合标准要求,不应作为排放检验合格的产品销售;
其次,江淮汽车将不符合标准的车辆冒充排放检验合格车辆销售的客观事实,属于《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一百零九条第二款规定的“以次充好”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管制法》;
三、采样地点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五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
四、测试过程符合《汽车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火式发动机及汽车车载诊断(OBD)系统技术要求》()等相关标准和要求。
综上,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认为江淮汽车的答辩意见不会影响违法事实的认定,不予采纳免予处罚的意见。
据此,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决定责令江淮汽车停产整顿以次充好污染控制装置、冒充排放检测合格产品的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货物货值两倍的罚款,共计1.7亿元。
在这起“排放造假”案中,江淮汽车并未公布涉案卡车的型号、生产日期等具体信息。
02
不是第一起“”犯罪
国际知名车企深陷“排放造假”
事实上,这并不是江淮汽车第一次被质疑“排放造假”。 2014年,在部分地区率先实施国四排放标准时,江淮重卡就被央视《焦点访谈》曝光,称其修改车辆合格证上的发动机型号和代码,冒充国三。车辆为国IV车辆。
尽管江淮汽车澄清此事,称央视曝光的“排放造假”是经销商所为,但将严格管理销售渠道。不过,《焦点访谈》调查认为,如果没有厂家的配合,这种排放造假是不可能发生的。
近年来,戴姆勒、奥迪、宝马、保时捷、通用汽车等国际知名车企都曾陷入“排放造假”。
近日,保时捷一家子公司同意支付 5.35 亿欧元(约合人民币 41 亿元),以结束德国斯图加特检察官对其跑车柴油发动机操纵行为的调查。宝马集团韩国公司还因伪造排放测试文件而被韩国法院处以145亿韩元(约合人民币8400万元)的罚款。
有趣的是,奥迪和保时捷都是大众旗下的品牌。大众汽车与江淮汽车(简称“江淮大众”)4月底设立的合资纯电动企业项目,拟投资50.61亿元新建纯电动乘用车工厂。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纯电动乘用车10万辆。
据外界评价,江淮汽车的排放造假行为与公众的说法如出一辙。确实,他们是“相似”的。
如今,江淮汽车面临的不仅仅是环境问题。
03
陷入泥潭
“你越弥补江淮汽车二手车,你失去的就越多;你越弥补,你就越弥补。”
今年1-5月,江淮汽车累计销售各类整车及底盘20.34万辆,同比下降9.11%。目前,汽车市场整体低迷。涉嫌造假的江淮汽车被判犯有造假罪并被处以罚款,这将拖累其本来就很低的利润。
此前的2018年年报显示,2018年报告期内,江淮汽车实现营业收入约500.92亿元,同比增长1.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7.86亿元,同比下降282.02%。净利润的下降与销售额的下降密不可分。 2018年,江淮汽车销售各类汽车及底盘约46.24万辆,同比下降9.48%。
“任何投机取巧的行为都没有前途,生活和工作一定要靠得住。” “绿色是汽车行业必须回答的问题,节能环保是生死攸关的问题。”
2016年,江淮汽车集团董事长安进曾公开表达过上述观点。这位被视为低调、谦虚、理性、务实的舵手,却没有牢牢握住方向盘。
确实,这是生死攸关的大事,安金的话果然应验了。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机动车、船舶的,没收原材料、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一倍以上罚款将征收货物价值三倍以上的罚款。
目前,我国及其车企抱有绝不纵容排放造假的态度。
2018年初,环境保护部官网通报了对山东凯马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山东唐骏欧菱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违反大气污染防治制度的行政处罚决定,罚款金额3000万元以上。当时,业内人士表示,国内车企还没有因排放造假而受到环保部的处罚。这是国内首例。
江淮汽车排放造假案是继我国部分新能源汽车企业造假之后,又一起严重造假事件。因为涉及环境问题,所以后果更加严重。
事实上,2012年安进当选董事长后,江淮汽车的资本已逐渐被掏空。
江淮汽车自2001年成立至今已18年。统计发现,2018年江淮汽车净利润和非净利润均为“历史最差”,净利润首次出现负值。
有趣的是,2015年至2017年,江淮汽车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贴金额分别为3.47亿元、4.11亿元和6.02亿元,合计13.6亿元。 2018年,江淮汽车获得补贴12.78亿元,同比增长268.3%。
江淮汽车2019年一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146.33亿元,同比增长13.76%;净利润6463.59万元,同比下降69.13%;扣除净利润为亏损3413.3万元。同期,江淮汽车获得补贴1.05亿元。这也意味着江淮汽车15个月扣非净利润亏损19.11亿元,同期获得政府补贴13.83亿元。
显然,巨额补贴并没有让江淮起死回生,反而陷入了“补贴越多,损失越大”和“损失越大补贴越大”的恶性循环。
“江淮汽车的繁荣与新能源汽车的财政补贴密切相关。随着新能源补贴逐步退出,江淮汽车也将面临巨大的挑战。”汽车行业分析师钟石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04
《困兽之战》
高管降薪难止颓势,转型不顺利拖累业绩
2017年江淮汽车业绩下滑时,效仿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总裁王凤英的自我惩罚方式,在公司内部实施了降薪。江淮汽车在2017年年报中表示:“由于公司业绩下滑,公司管理团队进行了降薪,董事及高级管理团队平均降薪50%,以强化管理团队的责任” ”。
但显然,降薪并没有让江淮汽车业绩止跌反弹。江淮汽车陷入困境的背后,与其转型战略有关。
2001年,瑞丰商用车下线,拉开了江淮汽车“转业”计划的序幕。 2004年,江淮汽车正式提出“业务转移”的发展战略,随后确立了“商运并重”的发展战略目标。
汽车行业分析师贾新光表示,江淮汽车在制定“商用车与乘用车并重”的发展战略时,未能清晰区分发展商用车的市场定位和发展乘用车的战略定位。 。这给江淮汽车向乘用车转型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2017年开始,江淮乘用车销量开始大幅下滑。 2017年,江淮乘用车销量约为22.22万辆,同比下降39.51%; 2018年销量约为19.75万辆,同比下降11.12%。今年一季度,江淮乘用车销量仅为4.83万辆,同比下降13.61%。
对此,江淮汽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面对当前的困难,江淮汽车正在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将推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车型。
汽车行业分析师严景辉认为:“与竞品相比,江淮汽车产品的技术特点和价格特征不够明显,不能更好地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贾新光认为,江淮汽车转型不顺利的主要原因是对产品核心技术缺乏掌握、品牌战略定位不明确。
当然,除了乘用车市场受挫,江淮汽车在新能源市场也遇到了困难。 2016年之前,江淮汽车陆续推出了包括iEV3、iEV4、iEV5等多款纯电动车型,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2016年,当江淮汽车即将发力iEV6S时,却发生了一系列突发事件江淮汽车二手车,包括iEV系列车型多起起火事故、三星SDI未能进入《汽车动力电池行业标准条件》等。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目录等
由于江淮iEV6S采用韩国三星SDI电池,iEV6S无法获得财政补贴,库存较高。它已开始转向预订生产。这使得江淮汽车错失了进一步抢占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机会。
“江淮汽车推出的车型都主打‘亲民’路线,尤其是10万元以下的A00级新能源汽车。不过,与市场上早期流行的A00级新能源汽车不同,在大潮之下, “消费升级的背景下,这样的低端车型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江淮汽车急需向中高端车型转型。”能源基金会交通项目总监龚慧明告诉记者。记者。
来源:第一财经、长江商报(黄聪)、每日经济新闻(李星)
凤凰网财经官方微信 ID:finance_ifeng
喜欢此文,欢迎转发和点在看支持凤财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