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六部门联合优化房地产市场政策措施,权威解读7条措施详解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48 | 时间:2024-11-30 22:04:29您下单,我将为您服务。
9月29日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等六部门
联合发行
《关于进一步优化本市房地产
关于市场政策措施的通知》
《通知》调整住房限购政策
优化住房信贷政策
调整住房税政策
三方面出台7项措施
权威解读在这里
01
推动政策效应进一步释放
此次上海政策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止跌企稳”等党中央一系列决策部署,也落实了央行和信贷新政策其他金融监管机构。相关重要决策安排汇总如下表。
上海这项政策实行降低门槛、降低成本的指导方针,支持购房需求。政策工具既包括限购政策、住房信贷政策调整,也包括住房税收政策调整,涉及行政、金融、财税等领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政策组合,促进政策效应进一步释放。
02
调整住房限购
减少社保缴费年限
01
缩短社保缴费年限满足即时购房需求
此次上海调整优化社保缴费政策。政策明确缩短非上海居民在外环线以外购买住房的社保期限,即缴纳社保期限由目前的“三年”缩短为“一年”。本轮上海房地产政策调整优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社保缴纳期限的调整。
下表总结了社保缴费期限的三项调整。需要注意的是,购房者应结合政策原文进行理解,因为此类政策调整对购房有区域要求。
随着社保缴纳期限缩短——
■ 减少社保缴费成本和购房资格等待时间,有利于在沪非上海居民更快达到购房资格,尤其是近年来新进沪就业的人员,将能够获得购房资格更快获得资格;
■构建和完善“来上海工作——缴纳社保——买房落户”的住房链条。
下表总结了非上海居民不同社保缴费情况对应的购房资格。需要说明的是,本节仅考虑符合购买一套住房条件的情况房产新政 上海,其他特殊情况不予分析。
02
提高居住证购房优惠,为人才落户提供服务
此次,上海实施居住证购房支持政策,赋予居住证更多购房权利。政策很明确。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三年及以上且积分达到标准分的居民家庭,可享受上海居民家庭购房优惠。
“上海居住证及积分达标”制度源自人才居住证制度。此次,对持有《上海居住证》且积分达到标准积分的购房者待遇有所提高。
需要注意的是,相关居民家庭仍需满足三年社保要求。这项政策深入贯彻落实新型城镇化精神,更好服务人才落户等工作。下表总结了上海居民家庭享受购房优惠的条件。
03
落实职住平衡导向,提高临港新区购房资格
此次,上海实施了提高临港新区购房资格的政策。部分在新区工作、职住分离的群体购房意愿较强。这一政策的出台,有利于更好实现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目标。
03
优化住房信贷
更大程度降低首付比例
01
积极落实存量房贷利率下调,降低房贷利息支出
上海立即响应,积极落实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的精神。政策明确,将引导商业银行稳步有序降低存量房贷利率至接近新发放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购房者房贷利息支出。现有房贷利率的下调,有利于减轻每月还款压力,释放购房者的潜在消费需求。
02
降低首付比例,大幅降低购房门槛
此次,上海大力降低首付比例,大幅降低购房门槛和首付成本。此次政策调整有两个特点——
■与上次首付比例政策调整相比,此次首套房首付比例与国家水平一致。
■第二套也有所减少,但略高于全国最低标准15%。
今年以来,上海已出现两次首付下调,分别是2024年5月27日和2024年9月29日。下表可以更好地说明降低首付比例的路线图。
降低首付比例的减负效果明显。下表估算了总价500万、1000万的房屋购买价格。可见,两种购房方式都享有非常明显的首付和减压效果。对比上海历史上二套房70%的最高首付比例可以看出,目前购买改善型住房的购买门槛已明显降低。
04
调整住房税
缩短增值税征免期
01
缩短增值税征免期限支持以旧换新改善购房需求
这次,上海明确缩短了增值税征免期限,就是“5对2”政策。原政策来自2021年1月上海市住建委、房管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调整增值税征免期限,将个人对外销售房屋增值税征免期限由2年延长至5年。
此次政策调整较好地支撑了改善性住房需求。结合普通住房标准的取消,将发挥一定的减负效果。
02
适时取消普通住房标准引导降低交易成本
此次,上海明确落实国家要求,及时取消普通住房标准政策,与北京此前“适时取消普通和非普通住房标准”的指导意见一致,积极适应住房发展阶段从“有与没有”到“好与不好”。需要。调整二手房交易与普通住房挂钩的增值税和个税政策,降低交易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类税种与“买家”关系不大,但与“卖家”关系密切,这意味着它们对房东降低房屋销售成本有显着作用。
这项政策的出台进一步聚焦需求端,特别是居民多元化、改善型的住房需求。从购房资格、购房资金、购房成本等方面,多部门、多举措房产新政 上海,调整优化住房金融、税收、限购等政策,满足居民合理购房需求。促进安全宜居的住房。
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