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持续完善金融领域外商投资准入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84 | 时间:2024-11-21 09:02:16概括
中国人民银行将会同有关金融管理部门继续完善金融领域外资准入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稳步扩大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为境外机构来华投资营造友好包容的营商环境
文|康凯
编辑|张伟
11月19日,在中国香港举行的第三届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上,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国家金融主管部门近期出台的一揽子增量金融政策的效果已经开始显现。
他表示,首先,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降低了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有利于促进消费;其次,人民银行降低存量抵押贷款利率,看房和交易数量增加。三是掉期安排、股票回购、贷款增持政策落地,投资者对股票、债市的信心不断增强。
中国政府近期公布的一系列数据显示,消费增速快于预期,提振了楼市信心。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8%。据住建部最新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新建、二手房成交总额同比增长3.9%,为去年以来首次增长。连续八个月下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市场优势,提高扩大国际合作的开放能力,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朱鹤新表示,欢迎外国投资者来到中国,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这背后,香港是内地金融开放的桥头堡。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持续深化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
他进一步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会同相关金融管理部门继续完善金融领域外资准入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稳步扩大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为境外机构来华投资营造友好包容的营商环境。
(第三届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内地金融发展”论坛,摄影/《财经》记者康凯)
一揽子增量金融政策效果明显
对于货币政策执行成效,朱鹤新表示,9月底以来,人民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市场释放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0.2个百分点。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下降0.3个百分点,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降0.25个百分点。这些降准、降息政策进一步降低了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有利于促进投资和消费。
中国国家统计局11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8%,增速比9月份加快1.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增速略低于9月份。 0.1 个百分点。 1-10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4%,增速与前9个月持平。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辉表示,10月份,生产需求主要指标明显回升,市场信心提振。
房地产方面,朱鹤新表示,央行推出了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等一系列政策。随着相关政策逐步落地见效,房地产市场出现一些积极变化。比如,近期看房人数、交易量都有所增加。
人民银行指示银行对现有房贷利率进行批量调整,预计将惠及5000万户家庭、1.5亿人口,平均每年减少家庭利息支出约1500亿元。
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0月,全国新建、二手房成交总额同比增长3.9%,是继去年10月份以来首次增长。连续八个月下降。
北京等一线城市,市场情绪明显恢复。 10月份,北京二手房网上签约量超过1.7万套,创近19个月来新高。由于线上签约存在滞后性,当月二手房实时签约量超过2.5万套。
对于股票回购、增持、再融资,朱鹤新表示,这一创新举措已经实质性启动,并取得了实质性成效。措施公布后,市场信心不断增强。近期,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等金融市场反应较为积极,处于稳定向好的阶段。
11月19日,上证指数开盘报3324.88点,上涨0.03%。深证成指报10559.33点,涨幅0.15%;创业板指数报2200.13点,涨幅0.42%;中小企业指数报6491.90点,上涨0.05%。
同日,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094%。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早盘高开,随后回吐部分涨幅。截至当日11:00,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为7.2336。
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市场优势,提高扩大国际合作的开放能力,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其他金融管理部门建立了金融领域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制度,取消了银行、证券、金融等领域外资持股比例限制。人寿保险等领域。
朱鹤新表示,欢迎外国投资者来到中国,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
同时,朱鹤新还表示,中国香港是中国内地金融开放的桥头堡。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持续深化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支持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建设,坚定维护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金融中心。 。 “一方面,中国香港与中国内地经济具有紧密融合的先天优势;另一方面,中国香港具有高度开放、与海外市场融合的国际优势。”
对于未来如何扩大金融开放,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朱鹤新表示,要继续深化内地与中国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不断优化“ “债券通”、“跨境理财通”、“互换通”等互联互通机制。在此基础上,今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管局联合推出“三通、三便”措施,为境内外投资者参与两地市场提供便利,加强两地市场互联互通。中国香港作为国际资金进出中国大陆的桥梁的作用。 。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最新数据显示,10月末,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境外机构托管余额4.25万亿元,约占托管总量的2.8%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
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末,粤港澳大湾区共有12.45万名个人投资者参与“跨境理财通”。其中,香港、澳门投资者5.19万人,内地投资者7.26万人。境内银行通过资金划转闭环渠道办理跨境资金划转金额914.75亿元。
截至2024年9月末,内地与香港跨境汇款856.68亿元,占汇款总额的93.65%; “跨境理财通”内地与澳门跨境汇款58.07亿元,占汇款总额的6.35%。
朱鹤新还表示,香港在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表示,中国人民银行正在香港定期发行人民币央行票据,丰富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产品和服务,完善人民币流动性安排。
香港金管局最新数据显示,9月份,香港人民币存款增长0.2%,截至9月底达10163亿元人民币,约占全部离岸人民币存款余额的60%。当月,跨境贸易结算人民币汇款总额达12672亿元。
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表示,2024年1月至7月,香港将处理全球约80%的离岸人民币结算。
对于国际机构关注的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额度,朱鹤新表示,香港金融市场是中国内地投资者配置海外资产的重要场所。境内投资者通过QDII广泛投资股票、债券基金和香港市场基金。衍生品。 “国家外汇管理局已批准近200家机构QDII投资额度,额度超过1600亿美元,有力支持了境内投资者配置境外资产。”他说。
此外,朱鹤新还表示,内地与香港还应推动跨境征信合作,为企业跨境融资提供便利。
(作者为《财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