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全国商品房成交同比、环比双增长,新闻联播用一分半报道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86 | 时间:2024-11-07 09:02:5011月2日晚,央视《新闻联播》用时一分半钟报道房地产市场。
以下为报告原文:
记者近日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获悉,受一系列政策影响,10月份全国商品房成交量实现同比、环比“双增长”,交易量增长从一线城市扩大到更多城市。
住建部“全国房地产市场监测系统”网签数据显示,从同比看,全国新建商品房网签量同比增长0.9% 10月,继去年6月以来连续15个月下降后首次出现增长;二手房网上房产交易量同比增长8.9%,连续7个月同比增长。从环比数据看,10月全国新建商品房网签量环比增长6.7%,二手房网签量环比增长4.5% 。
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商品房成交量增速从一线城市扩大到更多城市。分城市看,广州、深圳、南京、宁波等城市新房成交量同比增长超过30%,北京、深圳等城市二手房成交量同比增长超过30%。上海、深圳、杭州同比增长超过50%。分地区看,11个省份新建商品房网签量同比增长,20个省份二手房网签量同比增长。住建部表示,从10月份数据来看,在存量和增量政策叠加的“组合拳”影响下,全国房地产市场呈现止跌企稳的积极势头。 。
17年来首次! “银十”超越“金九”
你怎么认为?
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吴静表示,房地产市场尤其是住宅市场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因此传统上10月成交量很少超过9月。我认为10月份的交易量环比有所增加。一方面当然是因为我们过去一段时间出台的很多具体政策,释放出了有针对性的具体需求,比如一线城市限购政策的调整甚至取消。 ,释放了部分此前没有资格购房的人群的需求。首付的下降也帮助了一些此前无力支付首付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开始买房。
同时,我认为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的是,9月26日的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企稳。它释放了非常强烈的政策信号,可以说对市场信心起到了比较强的提振作用。相当一部分改善的需求,即使是首次购房者,也可能因缺乏信心而处于观望状态。这样的信号对于提振信心、释放这部分需求还是有很大作用的。
一揽子政策显现成效
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近期房地产市场的积极变化,离不开有关部门的统筹协调和各地快速行动,实施组合政策。
促进需求。取消或减少限购、取消限售等,降低购房门槛;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降低存量贷款利率等,减轻还贷压力;为数百个城市、数千家企业开展商品房推介活动、便利看房活动,为购房者提供实惠和便利。以近期批量调整存量房贷利率为例。总体而言,将节省利息支出1500亿元,惠及5000万户家庭、1.5亿人。
保证供应。充分发挥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加大“白名单”项目贷款力度,打好保障房交付攻坚战。这些措施既可以缓解房企资金链紧张、化解风险,又可以解决购房者对宅配安全的担忧,提振购房信心。
去库存。支持地方政府用好专项债券收购现有商品住房用于保障性住房,将人民银行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政策投资比例由原来的60%提高到100%,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进程。去库存商品房,维持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且结构良好。
政策“组合拳”的及时出台,为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企稳、严控商品房建设增量、优化存量、提升质量等提供了坚实支撑,推动房地产市场进一步好转。市场信心。
多地出台新一轮稳定楼市政策
近期,多地出台新一轮稳定楼市政策,涵盖提高公积金贷款限额、降低首付比例等一系列内容。
10月30日,河南省商丘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调整住房公积金使用政策的通知》,自2025年1月1日起实施。文件提出增加家庭贷款额度子女众多,引进高层次人才。对依法生育和抚养两个及以上子女的家庭,以及符合商丘市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的,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可在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基础上提高20%。城市的最高贷款限额。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贷款金额可以叠加计算。
陕西省住建厅等七部门近日印发《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意见提到,支持城市根据城市政策取消限购、限售、限价等限制性措施。已取消的要全面落实,未取消的要尽快评估。所有调整均应进行,所有取消均应取消。 。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优化调整住房公积金政策。支持储户提取公积金用于支付租金和购买经济适用住房。使用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最低首付比例为15%,累计提取和贷款金额不得超过所购住房总价。对于多子女家庭,有条件的城市可提供适当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限额等相关支持政策。
保障性住房方面,杭州安居集团微信公众号近日发布消息称,杭州安居集团有限公司发布了《关于收购现有商品住房用于保障性住房的征集公告》。征集期限自公告之日起至2024年11月30日截止。征集范围涵盖杭州市上城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萧山区、余杭区、临平区、钱塘区8个城区的现有商品房(含自营型商品房)项目。
资料来源:中央电视台、华夏时报、人民日报、中国证券报、公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