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中国房地产止跌回稳的国策解读与信号判断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49 | 时间:2024-11-02 14:01:37

中国房地产房价“止跌稳”是国策!

国家政策是从国家角度来看的“整体最优方案”!

这个新的国家政策不是口号,而是意味着25年、26年,中国的“政策红利、资本红利、本土资源支持等”。将显着“倾向”房地产。

未来的一个大原则是,“只要房地产市场继续稳定,政府救市,就不会停止!”

比如,这次是止跌企稳,而不是“回升、大幅上涨”。这是政策的标准。很多人总说房价会因为政府的救助而暴涨。这完全是无意义的。巨大的库存,人民收入和就业面临严重压力。房价怎么能凭空飙涨呢?很难热起来!

今天笔者专门讲一下如何全面准确判断房地产止跌企稳的五个信号。

信号1着眼于1个月复苏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这不叫温暖。至少需要6个月的时间。

复苏的第一个观察点是可持续性问题。耐久性是通过月份的长度来衡量的。

一个月交易量暴涨,这不叫稳定!

房产已被冻结三年多。销量从18.2万亿暴跌至9万亿,房价暴跌30%至50%。因此,三年多的时间里,销量直线下降,10月份销量简直可以说翻了一倍,甚至翻了一倍。 N次了,就说中国房地产止跌企稳。这显然是片面的,或者说你下结论太仓促了。

第一,近三年的救市,比如517救市或者更早的救市,老潘每次都说是“挤牙膏”,本着“触发新的救市”和“触发新的救市”的原则”。最终,市场都是“脉冲式”上涨一两个月,然后就消亡了。

因此,在924发起的这一轮大救援中,仅仅看10月份暴涨的销售数据是不够的。

其次,已经暴跌3年多了,至少还需要6个月的时间才能恢复! 3个月我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因为10月国庆大涨之后,11月出现了政策宽松和市场惯性。此外,财政部于11月4日传闻宣布10万亿救市以及美国大选的公布,迫使中国相应加大经济刺激政策力度。 11 月份的数据很可能会温和。虽然有所回落,但仍处于中高水平。

12月是年末销售的尾数月份。房企普遍看好12月份销量大幅增长,才能实现全年业绩。因此可以预见,未来10月、11月、12月三个月的销售数据将会不错。

虽然11月肯定低于10月,但第四季度整体大概率会比9月温暖很多。

关键是2025年1月和2月是春节和寒假期间的传统销售低点(今年春节是1月29日)。要知道2024年1月和2月的春节和寒假期间销量暴跌40%,所以2025年销量大概率会下跌。如果下跌的话,一旦跌幅太陡太深,证明市场缺乏可持续性,市场信心和预期估计缺乏。至于2025年3月,金银银价都处于高位,一旦这一次市场真正回暖,3月份的销量应该会明显回升。

因此,综合来看,10月、12月的复苏并不需要担心。关键看“11月下降幅度、2025年1月、2月下降深度、2025年3月上升高度”。这就是这一轮中国房地产的能力。止跌企稳的三个重要观察点!

信号2

看看稳定的覆盖范围

只有一线城市正在复苏,不温不火。主流二三线城市稳定。

第二个稳定观察窗口是从城市的角度。

首先,中国有293个地级市。只有四个一线城市出现反弹和飙升。这并不能笼统地得出中国房地产止跌企稳的结论。

老潘过去常说,中国是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融为一体的国家。

四个一线城市就像发达国家的经济,人均GDP与发达国家相当;而大多数三四线城市则是基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水平。因此,中国的一、二、三、四梯队是有明显区分和分层的。仅四个一线城市楼市的复苏并不能代表全国房地产颓势的结束和企稳。

其次,一线城市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特例。个别案例可以代表中国楼市的高点和趋势,但不能代表中国楼市的平均水平和主流水平。

绝大多数二三线城市可以代表中国楼市的基本面或平均水平。这些是主流城市,是中国城市的根本。

未来主流二三线城市必须全面止跌复苏企稳。

第三,老潘为什么不说四线城市止跌企稳?一手掌握所有平台数据,点击了解视频营销助手

这源于一个残酷的事实,那就是中国房地产已经从全国普遍上涨阶段进入了“结构性涨跌”的分化阶段。房地产业已进入行业中后期。未来人口将会外流。中国大部分四线城市没有产业支撑、经济实力不足,将没有房地产市场机会。

经过10月份的复苏,目前四大一线城市普遍出现暴涨。比如广州增长了108%,深圳增长了96%,北京增长了48%,上海增长了29%。核心二线城市,即使在10月份,也有涨有跌,分化明显。例如,武汉、南宁、福州、苏州等城市增幅均超过50%,但青岛、温州、宁波较9月仍出现负增长。

发表评论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