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企业员工制转型发展:规范化、标准化、职业化的大势所趋
作者:admin | 分类:家政服务 | 浏览:85 | 时间:2024-10-14 14:02:05家政企业向规范化、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是家政服务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尽管国内企业推行员工制度存在诸多困难,但只要多方协同、综合施策,一定会取得明显成效。
12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支持引导家政服务业从业人员制度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什么是员工制家政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家政服务企业积极发展从业人员制度,不断增加家政人员数量和比例,激发企业活力,实现家政服务企业规范化、规范化、专业化发展,促进家政服务企业质量提升和服务水平提升。扩大家政服务业。 (12月20日《劳动午后》)
随着居民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和人口老龄化,居家护理、康复护理、婴幼儿护理、烹饪清洁等多元化家政服务需求呈现刚性增长,家政服务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车道” ”的发展。什么是员工制家政服务,提质增能不断取得新成效。但与实际需求相比,家政行业仍面临有效供给不足、发展不规范、公众满意度不高等问题。家政服务质量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家政企业向规范化、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是家政服务行业发展的大趋势。早在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明确提出“适应转型升级要求,注重从业人员发展”。 “家政型企业”,让企业享受到员工型企业的优势。各项扶持政策包括参加相应的社会保险、灵活确定服务人员工时、实行企业稳定回报和免费培训等。同时,推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采取牵头发展员工型家政企业,形成示范效应。
从部分城市的试点情况来看,国内企业从代理制向员工制转型并不容易。比如,有的从业者觉得照顾孩子算不上职业,月嫂算不上稳定的工作。员工制度的推行,不仅需要层层选拔、培训和考核,稍有差错,还可能被扣罚款,情节严重的可被开除。认为没有必要与家政服务公司签订合同并成为正式员工。这些也是不少国内企业的担忧:与代理制相比,实行员工本位管理模式不仅会产生更多的人力成本,而且会增加义务和风险。
事实上,国内企业推行员工制度,对劳动者、消费者、企业、社会都有好处。从《指员工素质和岗位稳定性显着提高。到2035年,雇员制将成为家政服务业的重要模式。员工更加体面,就业更加稳定,服务更加规范,企业风险更加可控,人民群众对家政服务的满意度显着提升。
虽然国内企业推行员工制度存在诸多困难,但只要多方协作,综合施策,相信一定能取得明显成效。对此,《指导意见》提出了一系列务实举措,提供“真金白银”支持。包括充分发挥金融引导作用、完善社会保障支持、加强符合国内行业特点的员工住房保障、优化完善保险制度、加大金融支持等措施引导国内企业逐步向员工制转型发展。同时,畅通员工型家政服务企业员工的职业发展通道,完善员工型家政服务企业员工的权益保护和激励机制。
家政服务业关系千家万户的福祉。它既是一个新兴产业,也是一项爱心工程。做好事,关键是推动《指导意见》落实。目前,各地区也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例如,江苏发布了全国首个规范的员工型家政服务企业建设“团体标准”;天津滨海新区、山东菏泽等地举办家政职业技能大赛。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一定有更多家政企业向员工制转型,助力家政服务供给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家政服务的需求将得到更好满足。 (傅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