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郊区工厂到中国最大房产中介头子,左晖的链家帝国崛起之路
作者:admin | 分类:二手信息 | 浏览:282 | 时间:2024-09-28 09:02:44你可能不知道左会,但不知道链家很难,因为链家无处不在。如今,大街上,店面数量能与链家媲美的就只有兰州拉面和沙县小吃了。
1992年,在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感召下,曾担任《管理世界》杂志副主编的陈东升选择了海外创业。几年之内,他创办了嘉德拍卖、宅配和泰康三个公司。
就在这一年,21岁的左辉刚刚从北京化工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被分配到北京郊区的一家工厂,做着重复上千次的工作。
26年后的今天,左辉只需要一个电话,就要求竞争对手“我爱我家”董事长谢勇杀死胡景辉。胡景辉担任我爱我家副会长已有17年。他是左汇链家集团董事长,也是中国最大的房产中介公司的掌门人。
连嘉和左辉的不可思议之处还不止于此。 2015年7月13日,百度上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当中国最大的搜索引擎搜索任何关键词时,链家的所有广告信息都是链家的广告信息。这使得链家成为了互联网行业的领头羊。不久之后,百度、高瓴资本、腾讯等联合投资近70亿元人民币。 7个月后,孙宏斌带领融创中国向链家投资26亿元。
左辉是一位热爱足球的企业家。他甚至将足球的红黄牌制度融入到公司治理中。链家有明确的“红黄线”制度。如果你发现红线,你就会被解雇。如果你发现黄线,你将被解雇两次。红黄线的标准一度达到20多项,这些标准就像高压线压在链家房产经纪人的头上。 。
你可能不知道左会,但不知道链家很难,因为链家无处不在。如今,大街上,店面数量能与链家媲美的就只有兰州拉面和沙县小吃了。
一
20世纪90年代,中关村有很多购物中心。其中,有一个小柜台,出售刻录机和光盘。柜台老板是一家销售光磁产品的小代理商。他只有一万多块钱,没有员工。他每天独自去路边发传单。这个老板叫刘强东,他的店叫京东。几年后,他将商店搬到了网上,开始了电子商务业务。
因为分配到工厂的工作与自己的理想相差甚远,而此时中关村的商场正蓬勃发展,左辉就跳槽到一家软件公司柜台推销产品。他的第一份工作是接听电话并收集客户的反馈。健康)状况。
“我刚刚接到一个电话,还没来得及打招呼,不到一米处另一部电话毫不客气地响了。”左辉说,那段时间,“我的耳朵里有嗡嗡的声音”。 ,我的脑子一片空白。”
1995年,当他的第二家公司送货上门步入正轨时,陈东升正打算创办一家保险公司。
今年,24岁的陈武春结束了复旦大学的本科生涯,步入社会打拼。他无意中进入了香港一家房地产集团公司的房地产代理部门,在上海为外国人出租房屋。工作的前三个月,他的业务量就超过了同组其他五人的总和,每月提成就达到了一万多元。
这时,一位香港男子看中了他的能力,邀请他一起做房产经纪人。由于中介成本低、利润高,他毅然辞职。但这名香港男子去美国出差,两人就失去了联系。半个月后,陈万春与另一位朋友共同出资1万元,开设了一家“斯坦福房屋中介”,为上海的富裕外国人提供房屋租赁服务。
当时,左辉跳槽到一家软件公司做销售。当他从同行手中接过资料时,他常常感叹:“我们是最好的”。但几个月后,现实粉碎了他的梦想,他终于明白了市场效应。这可不是他光靠做好宣传就能达到的。他开始考虑新的职业机会。
一个夏天的晚上,左辉约了两个大学好友去看一场足球比赛。那场比赛是北京国安队和广东宏远队之间的比赛。北京队赢得酣畅淋漓,他们看得兴奋不已。当晚,三个迷茫的年轻人想起了大学时开的“25岁自己出去”的玩笑,决定这么做。当时卖保险很赚钱,三个外行人各花了5万元创办了一家财产保险机构。
进入保险业的出路在于保险法律规定。左辉很快就明白了:“如果我想比同龄人做得更好,我就必须把自己的业务做得更好。”于是他每天晚上都匆匆吃几个。午饭后,他开始宣读太平洋、人保、平安的理赔明细,意图挖“陷阱”。白天,员工上班的时候,他就得当场学习、销售,进行培训。
三年后,1998年,陈早春去北京出差,老乡华国强劝他去北京发展。经过考察,他发现北京的二手房市场确实潜力巨大,而且没有好的中介公司。于是,陈早春于1998年12月来到北京,继续发展斯坦福公司。
华国强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人。文革期间,他上山下乡,在陕西当过工厂工人、厂长、党委书记、县长。 2000年,女儿高中毕业,准备去英国留学。预计4年费用60万。此时,他已经当了十年的江苏省金坛市副市长,拿不出这笔钱。老乡陈无春付了钱,他也加入了队伍。
不久之后,渴望做大做强的陈早春决定联手,向斯坦福引入战略投资者。斯坦福、伟业咨询、泰和地产各持股30%,中原地产持股8%。趁着《我爱我家》收视热,展现“葛优瘫痪”,公司更名为《我爱我家》。
1998年3月,国家对保险市场进行政策调整。左辉退出保险代理市场,当年就赚了投资的100倍,赚到了他的第一桶金。这对于左辉来说算是成功了,但比他晚几个月开始从事保险行业的陈东升却后来居上,迅速打造了一个保险帝国。
如今,陈东升已成为“92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国内众多知名VC,包括经纬创投、先锋长青、紫晖创投等,都在位于东三环呼家楼核心区的同一栋大楼内办公。这座大楼的名字叫泰康金融大厦。
二
1999年夏天,山东青岛的中国海洋大学毕业后,姚金波进入一家国有银行技术部工作。他每天负责修理电脑或者给机房系统打补丁。这已经是最适合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工作了。他工作过,但2000年互联网泡沫到来时,姚劲波想到海外创业。
有一天,姚劲波无意间在网上看到一篇报道,称蔡文胜进入互联网泡沫,靠卖域名发了大财。他立即行动起来,很快就辞去了工作,创办了一个域名交易网站——易域网。
2000年,当左辉发现自己在北京租房的八年里多次被中介欺骗,想要有所作为时,姚劲波已经卖掉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当年9月,易鱼网被万网收购,姚劲波随即加入万网。
在万网期间,从万网辞职单干的金鑫和李如彬创办了学大教育,姚劲波参与了他们的早期投资。十年后,学大教育赴美上市。仅此一项投资,姚劲波就赚取了数倍的利润。
背景雄厚、资金充足的《我爱我家》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典型代表。 2000年上半年,6个月内迅速发展到43家连锁店。连锁店很多,信息量大,这意味着我爱我家有足够的住房资源提供给顾客。到2004年,北京“我爱我家”连锁店数量达到100多家,位居行业第二。
当《我爱我家》已经疯狂扩张的时候,左辉还没有正式入局。他姗姗来迟地发现,随着北京进入新千年,居民买房的比例不断增加,但没有一个令他满意。在服务平台上,买卖双方并不见面,交易信息不对称。左辉刚开始做中介时,信心十足,充满正能量。
2000年8月,左辉开始了第一次尝试,与北京晚报合作创办了北京链家房地产展示中心。地产展在军博会举办。展览前一天,左辉和他的工作人员辛苦了一夜,坐在家门前的台阶上等待天亮。我心里很着急,不知道会不会有人来看我。天一亮,人们就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场地甚至一度失控。左辉看到了市场的巨大潜力。
一年后,北京链家房地产经纪公司诞生。第一家店“天水源店”开业,现任大客户经理王晓斌下了第一笔订单。链家成立之时,恰逢“1998房改”。国家取消“福利房分配”,实行市场化。新房开工、二手房交易活跃,我爱我家、链家等房产中介机构顺势崛起。
2005年3月,国务院颁布“国家八项政策”,楼市环境转冷。大多数人“趋势来了就追,市场冷了就跑”。于是,在中介公司关店、裁员的同时,左辉带领链家逆市扩张,开始在行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到年底,链家门店数量达到300家。左辉在北京买下了自己的第一套房子,结束了他13年的北京漂泊生涯。
今年夏天,一个名为58同城的分类信息网站上线了。它的创始人是从万网辞职的姚劲波。 58同城虽然也有房产频道,但从诞生之日起,它就是一个平台。它本身并不充当中介,而是服务于链家、我爱我家等中介平台。当时看来,58与链家是合作关系,互利共赢,并不构成竞争。
三
直至2007年,中大恒基在北京中介市场排名第一。 1990年,中大恒基创始人刘宜良带着小口径手枪和猎枪去河南老家打猎。他去山下的一家小餐馆吃饭。因食物价格发生争执,他向空中开枪威胁餐厅老板。逃跑途中赶集网二手车德州,他转身开枪打死了一名协警。 1991年,他被判处7年徒刑,另加4年徒刑。 1996年,他假释出狱,改名刘宜良,到北京创办北京中大恒基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作为最早涉足房产中介行业的公司之一,中大恒基在当时的北京市场排名第一。此时的中介行业还极其不规范。中介利用大量虚假低价房源来引起租户的兴趣并与其取得联系。然后利用欺骗或者暴力手段获取不正当利益。其中最嚣张的是中大亨德森。
为了垄断行业,刘宜良还雇佣了大量打手,或使用暴力手段强迫房主将房屋出租或出售给他,或与同事发生武装冲突甚至大规模斗殴。直到2007年8月左右,他和十几名公司高管才被法院认定为犯罪团伙,刘宜良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
行业第一楼盘的突然崩盘,恰逢整个楼市在一系列加息和监管政策下进入寒冬期。业内第三家连锁是目前唯一一家没有裁员的中介,甚至还接管了中大恒基和中原地产相当一部分的市场份额。 2009年市场好转的时候,链家已经反超别人了。今年,链家董事长左辉提出了实房方案,即实房、实房、实价、实图。
爱家之所以能长期保持行业第二大的地位,与其自身的发展战略有关。但在2008年楼市寒冬时,由于我爱我家选择了保守稳健的策略,被链家超越,成为第一。今年,孩子出生时,左辉笑着说,等孩子上学时,他肯定会说,“我爸是北京最大的经纪公司老板”。
2011年,二手房市场再次陷入低迷。链家逆势斥资40亿向二三线城市扩张拓展。我爱我家副总裁胡景辉认为,这样做风险太大,不够谨慎。但左辉赌对了。通过此次逆势投资,链家完成了全国市场的拓展。
同年,左辉率先在链家全面推行“实房”,旨在打造真正存在、可售、可实价的住房体系。当时,真实的房源信息非常稀缺,10 万份房源信息中赶集网二手车德州,大约有 9 万份是虚假的。链家的经纪业务不仅在三个月内连续下滑,还经历了一波离职潮。一线经纪人感慨“老左疯了”。
但左辉再次赌对了。 2014年,链家在北京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左汇则向全国扩张,收购了成都易成、上海德友、深圳中联等一二线城市的老牌中介公司。链家已发展成为一家拥有 8,000 家门店和 130,000 名代理商的非凡公司。
四
58同城成立三年来,取得了不错的用户数据。公司本来可以高兴,姚劲波却发现不对劲。由于账户资金链紧张,他在最困难的时候差点丧命。
58到家现任CEO陈晓华,2007年加入58后第一个月就领到了工资,这得到了姚金波特的认可:“晓华一加入,我们就给他一个月的工资。”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后来的几个月,陈晓华再也没有拿到过任何工资。
当时,正值全球金融危机期间,58的账户上只剩下50万元,但还有500名员工等待领取工资。那时候,姚劲波想到的最多的就是自己一定要活下去。他四处寻找投资,遇到了二十、三十个投资人,但没有人敢投资58。后来他把之前项目赚的一些钱投入进去维持生存,然后找到了之前的投资人软银赛富。追加投资4000万元。
2009年,姚劲波放弃了进一步融资,开始从商业模式中寻找盈利机会。他开始慢慢发展一些付费用户。不久之后,移动互联网爆发,58的数据猛增。
2013年11月,58同城实现IPO,市值超20亿美元。一些最初拒绝58的投资者见到姚劲波后显得有些尴尬,不得不假装不认识他。
然而,即便上市后,58同城始终面临着一个麻烦的竞争对手——赶集网。但姚劲波却把自己的“脸皮厚”发挥到了极致。为了收购赶集网,他每天早上都给赶集网创始人杨浩勇发短信,通过各种渠道寻求合作。
2015年4月中旬,在北京三里屯威斯汀酒店33层的总统套房里,1976年出生的湖南人姚劲波和1974年出生的安徽人杨浩勇决定了结他们十年的婚姻。世仇。结束了。尽管谈判过程充满波折,但姚劲波最终如愿以偿。
今年,一个名为蛋壳公寓的白领租房平台诞生了。该公司唯一的天使投资人是糯米网前CEO沉博阳。
沉博阳最后悔的是:“我从始至终都没有赌过,糯米的发展太稳定了。”即使被百度收购,他仍然抱有一线希望——在充沛的流量和资金的支持下,他会效仿去哪儿网。独立上市。直到他发现被收购的糯米完全是在为百度打造品牌,走的是与去哪儿相反的路线,他才决心离开。
“我从来不用微信,我觉得微信做得不好,如果你想联系我,就来赤土加我吧。” 2016年,沉博阳在一次媒体沟通会上简单粗暴地拒绝了媒体朋友添加微信好友的请求。赤兔是沉博阳2014年离开糯米网并出任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后打造的产品。
没想到一年多后,沉博阳通过微信确认辞职,加入蛋壳公寓担任执行董事长。
与沈博阳相比,姚金波有很大的赌博习惯。一位投资人曾在题为《牌桌上的风投大佬》的文章中表示:“58同城创始人姚劲波玩天天德州扑克时,入场率高达65%,摊牌率也高达65%”。摊牌率高达60%,这说明他一旦进入比赛,就不会放弃——这样的对手太可怕了。”
一个有趣的对比是,赶集网和瓜子二手车创始人杨浩勇的进入率为64%,摊牌率为22%。两人的入场率相同,但摊牌率却相差三倍。本质上没有对错,但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58和Go to the 最终会合并。
对于此事,姚劲波淡淡回应,只有一个字——“霸道”。
很多湖南人都喜欢“霸蛮”这个词。霸蛮是湖南方言,意思是做事坚持不懈,永不轻易放弃。来自湖南常德的90后企业家张天翼在北京开设了多家湖南米粉店,取名“霸蛮”。
吴
对于左辉来说,连家的赌局也还没有结束。 2014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黄金时代结束,互联网行业成为传统开发商出售房产的救命稻草。彼时,国内最大的二手房中介链家开始转型为数据驱动的全价值链房产服务平台。
当年10月23日,链家写了一封措辞激烈的公开信,与搜房网划清界限,称“搜房网已经成为一家中介公司,与链家存在直接竞争关系”。另一方面,链家开始在互联网渠道频繁动作,以平台、中介的方式运营,四年后又成长为另一家“搜房”公司。
在连家,有一个不成文的“下属兵”制度。链家的管理层由“童兵”组成,驻扎在那里的区域经理也来自“童兵”。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大学毕业就来到链家地产,工作7年多,熟悉并愿意践行公司价值观。
连氏家族培养自己的“弟子”、自上而下传令的管理模式,被中原地产创始人施永庆称为“集权”管理。施先生在房地产行业享有盛誉。因为连家,他再次披上球衣,想要推动中原上市,再次参与竞争。
左辉了解中介行业,却无法理解这个行业,因此他曾咆哮:“中介行业是一个穿在腰带上的行业。”施永清和左辉的观点是一致的:“代理人和买卖双方的利益是结合在一起的,但他们必须依靠背叛。因此,无论他们如何努力,都很难赢得尊重和信任。” ”。
左辉心里还是很友善的。 2017年11月19日,连家16岁生日,左辉亲自给石先生发出了请柬。他自己也充满了犹豫、疑惑甚至不安,但石先生终于来了。
既是中间人,又是中介平台,左辉尽管野心勃勃,却到处树敌。
链嘉的高层管理团队经常在公司进行实战演练,分为敌我两方。他们会模拟未来,看看哪些对手可能会用什么方法杀死链家。据《财经》报道,他们最近总结出了两条可能的路径。一是空军来袭,对手发动线上部队进攻线下。另一种是农村包围城市,对手在链家尚未布局的城市抓住机会,使自己处于孤岛状态。
2018年初,位于北京昌平区富道大厦的链家网总部全部被“蓝色”装饰。一支近千人的团队正在这座大楼里共同开发一个名为“舍客”的互联网房地产信息平台。上线之初,“蓝色”是它与链家网“绿色”的唯一区别。
北科上线后,左辉试图同时抢占线上线下,向北科输出技术、人力、财力。链家网CEO彭永东调任北科担任CEO,北科广告泛滥。链嘉集团内部推行自上而下、全员参与的二次创业。他的决心之坚强,一度让人怀疑:他是想掏空连家,往里面注入炮弹吗?
自2001年11月第一家北京链家房产店开业以来,链家几乎每年都改变风格,进行野蛮的“创新”。这背后的推手正是左辉董事长。他冷静理智,最讨厌别人说“你只是个中间人”。
在此前与链家的竞争中,爱我家选择通过股权多元化→收购→更名等一系列操作,并于2017年率先实现曲线上市,目前市值近20亿美元。但左辉的野心不是上市,而是搭建一个更大的平台。这一次,热爱足球的左老板“既想当球员又当裁判”,强行让所有参赛者结成“联盟”。这时候,很多人都想掀桌子不干了。
6月12日,58集团联合安居客举办了“真房宣誓仪式”。不仅是我爱我家、中原地产、麦田地产等平台,连家的关联方21世纪地产、万科物业也不回避嫌疑。半年前,58同城和安居客因涨价而联合抵制。半年后,他们便能与中间人联手,结成血盟,颇有“六大宗门誓围光明顶”之势。
姚劲波在会上直接喊话:“有些企业希望这个行业所有企业都死掉,只有我活下去,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为了让“盟友”放心,姚劲波现场表示:“在这个不断变化的行业中,58今年没有任何(港口)涨价计划。”
当天,左辉和姚劲波的微信朋友圈就已经暗流涌动。左老板朋友圈发了一条奇怪的消息:“此时的北京乌云密布,有谁能看懂天文现象吗?”姚老板接过话头:“仙游。新生,我看到的是阳光。”左辉回应道:“打雷肯定又是有人骂人了。”
姚劲波表示:“绝不自营”,但10天后他斥资10.68亿收购了我爱我家8.82%的股份。面对来势汹汹的58系,左惠增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如果炮弹失败,连家也完蛋了。
链家“从线上走向线下”是互联网房地产行业典型的“怪异”行为。也正是因为如此,想做平台的北科兆方和58集团不小心走到了同一个十字路口。
链家上一轮估值超过400亿元人民币(约合60亿美元),而58集团最新市值近100亿美元。一场涉及数百亿美元的豪赌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