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造融洽的沟通氛围,实现面试的预期目标?
作者:admin | 分类:招聘求职 | 浏览:93 | 时间:2024-09-25 13:03:25面试官必须掌握的五大技巧
1.营造和谐的沟通氛围
面试是面试官与被面试者之间的双向沟通过程,面试官与被面试者通过语言完成信息交换的过程。既然是沟通交流,沟通交流的氛围是面试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面试官从理念上要认识到沟通应该是平等的,只有平等的沟通才能达到双方坦诚相待的效果。在人才选拔中,面试技术的应用尤为突出。面试过程也是被面试者了解、选择公司的过程。面试官代表着公司的形象,缺乏平等的沟通会不同程度地损害被面试者对公司的印象。另外,不和谐的沟通氛围也会对被面试者的水平产生直接的影响。面试的目的是探寻被面试者真正具备的品质特质,被面试者在面试官的沟通压力下,显然很难真实地表达自己。优秀的面试官应该善于与被面试者营造和谐的沟通氛围。
2. 让问题让受访者能够理解
面试问题的设计要清晰、简洁,便于被面试者理解。情景问题的设计尤其如此。有的面试官把情景问题设计得比较复杂、冗长。这样的问题如果问给被面试者,可能由于信息量太大,被面试者很难理解。如果面试官在面试前没有认真理解面试问题,提问时语言表达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也会给被面试者理解造成困难。因此,面试问题的设计要简洁,面试官在面试前必须了解问题,后续提问的问题也要便于被面试者理解,被面试者只有清楚了解面试官的意思,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回答。
3. 让受访者多说话,面试官越少越好
这是对面试官的基本要求。面试的目的是通过面试官提出的问题推断面试者的实际素质特征。面试官的职责是向面试者提出问题,通过面试者提供的信息判断面试者与评估标准的差距,确定面试者对该岗位的胜任程度。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的面试官更愿意与面试者讨论问题,甚至比面试者说的话还多,这就违背了面试的根本要求,这样的面试官是不合格的面试官。犯这种错误的面试官更有可能是企业领导或直属部门的主管。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方法是人力资源部门要加大对内部面试官的培训力度,对内部面试官进行面试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4. 有效控制面试进程
面试的过程就是面试官提问和面试者回答问题的过程。在面试实践中,我们遇到的面试者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一类是善于表达、不善于说话的面试者,一类是紧张自然的面试者。不善于说话、紧张自然的面试者,不仅在面试时言辞简朴,在其他场合也同样如此。这种面试者并不是因为紧张而沉默寡言,而是由面试者的性格特点决定的。对于这种面试者,面试官应该多加鼓励,鼓励他们对面试官提出的问题多谈自己的看法。不善于说话、紧张的面试者,一方面不善于说话,另一方面对面试高度紧张。对于这种面试者,面试官应该多给予他机会,并适当引导回答较简单的问题,面试官还应该适度调节面试过程的气氛,以减轻面试者的紧张情绪。表达力强、表达自然的被试善于与人沟通,在面试过程中不会感到心理压力,不会紧张,会给面试官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他们往往能言善辩地回答面试官提出的问题,面试官问一个问题,他们可能会回答三个问题,尽量展现自己的特点。对于这样的被试,面试官要进行适当的控制,如直接打断他们的讲话,提出新的问题。在被试清楚解释完一个问题后,面试官也可以借被试的话题插话,提出新的问题。表达力强、紧张的被试的特点是语言表达能力强,但由于心理压力大,表情过于紧张。面对这样的被试,面试官可以不先问具体的问题,而是和被试聊一些与面试无关的话题,调节面试的气氛,转移被试的注意力。如果很难引导被试走出紧张情绪,面试官可以对被试回答的问题进行适当的引导,也就是尽可能让被试展现出自己的真实水平。面试过程中,面试官要根据被试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但面试官要注意语言表达能力是否是这个职位所要求的核心素质,而不应该让被试的表达能力、情绪表达能力成为面试官打分的依据。
5.面试官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达成共识
在小组面试中,我们通常的做法是,在被面试官答完所有问题后,所有面试官都会对该被面试官的表现进行评分,并由分数统计人员对面试官的分数进行处理。这种传统做法存在一定的问题,面试官们对同一被面试官的评价意见是否一致?如果面试官之间出现意见分歧,分歧的焦点在哪里?传统做法显然无法解释这两个问题。我们认为,面试结束后面试技巧培训的目的,面试官们应该讨论并先对该被面试官的各个维度做出定性评价(好、一般、差等)面试技巧培训的目的,然后再做出量化评价(给出具体的分数)。所有面试官都要对该被面试官各个维度的定性评价达成共识。如果有不同意见,面试官们通过面试记录互相提供证据,最终达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