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车里程数莫名多出近一倍,卖家蒙受冤屈决心查究竟
作者:admin | 分类:二手信息 | 浏览:107 | 时间:2024-09-07 09:03:22谭女士和丈夫从事二手车生意十几年了,但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么奇怪的事情:一辆汉兰达卖出去还不到两天,买家就发现车辆信息里程数高达9万多公里,而且还存在二手车更换记录。买家怀疑自己买到了篡改过的车,找到谭女士要求退货,并加三倍赔偿。
遭受了无端的不公正对待,谭女士决定查明真相。
里程几乎增加一倍
在汉口北二手车交易广场,谭女士告诉集木新闻,7月24日她在自己的二手车店里出售了一辆二手汉兰达牌轿车,该车交付时里程显示99982公里,总价为12.15万元。
但提车后,雷先生26日却怒气冲冲地回来要求退款并三倍赔偿。原来,他在该品牌的一家4S店查看后发现,该车行驶里程高达18万公里,车辆信息里还有二手车换新记录。雷先生怀疑自己买到了被篡改的车,强烈要求退款。
涉案车辆二手车置换记录
这让谭女士感觉很奇怪:该车是2021年1月5日通过拍卖购得的,当时里程9万多公里,车子就停在店里没动过。买车的时候她还查看了车辆保养记录,该车最近一次保养记录是2019年12月,里程5万多公里。
“即便按照这个时间和里程来推算,一年多的时间,车辆也不可能行驶十多万公里!”带着疑惑,谭女士再次查看车辆信息,发现2021年1月21日,该车辆有过一次二手车置换信息,是由武汉中盛捷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下称中盛捷丰公司)丰田4S店东西湖店上传的,上面登记的里程数为公里。
“一般来说,里程表上的里程数都是精确到最后一位的,不会出现公里数这种幸运的整数。”谭女士坚称,自己没有调过里程表,也没有在1月5日之后在这家4S店换过二手车,甚至没有去过这家4S店。二手车的换车信息和里程数让她感觉到不对劲。
“二手车的价格一般和行驶里程、车龄有关,18万公里的汉兰达和9万多公里的汉兰达价格就相差四五万。”为了给客户一个交代,她决定找到中盛捷丰公司了解情况。
经过多次谈判武汉二手车置换,双方不愉快分道扬镳。
在谭女士的协调下,7月27日晚,中盛捷丰公司负责人张经理、购车人雷先生与谭女士在谭女士的二手车经销店见面谈判。
张经理称,谭女士确实没有来过,可能是车主来办理置换业务了,但是他们没有及时上传信息,直到1月21日谭女士办理完过户手续后,信息才上传。
这一说法显然无法让谭女士信服:如果真是这样,车牌号应该是原车主登记的,行驶里程应该在9万多公里,为什么谭女士过户后,显示的是新车牌号,行驶里程为18万公里?中盛捷丰称,这是工作人员输入错误导致的,他们可以更改里程。
购车者雷先生十分愤怒:“4S店能随意更改车辆行驶里程吗?”谈判以不愉快的方式结束。
“我怀疑他们盗用了这辆车的信息,是为了骗取厂家的二手车置换补贴。”谭女士冷静下来后,咨询了多位业内朋友。有人告诉她,这种情况在一些4S店经常发生,由于车架号、车牌号都是裸露在外的,很容易被盗用,只有里程数从外观上看不出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里程数和实际里程数相差这么大。”谭女士猜测,他们可能拿不到实际里程数,所以就填了公里数。
此后,谭女士针对车辆的问题与4S店进行了多次协商。
高地人
经过多次交涉,4S店表示,他们本来想回收这辆车,但是看过车之后,认为有水渍痕迹,如果谭女士能找到第三方鉴定机构排除这种情况,他们可以按照合同价格12.15万元回收这辆车,鉴定费用由4S店承担。
于是谭女士委托中介机构对该车进行了58次事故检测、47次浸水检测、23次火灾检测,8月25日的检测结果显示,该车未发生重大事故、火灾、浸水等情况。
但当她拿着检测报告再次来到4S店时,对方却表示不认可该报告,不会召回车辆。
4S店涉嫌利用客户信息骗取补贴
27日下午,极目新闻来到位于武汉市东西湖区革星大道的中盛捷丰公司4S店。
在她表明身份和目的后,店长张先生称,将谭女士的汉兰达行驶里程从9万多公里改成18万公里,是因为店内一位二手车评估师的“操作失误”,经劝说退出,在征得谭女士和厂家同意后,该记录已被删除。
这辆车没有进店,那为什么这家店会有二手车交换的记录呢?
“我是做新车的,她是做二手车的,我们都知道,获取车辆信息非常容易,我就说这么多了……”张经理有些犹豫,没有说话。
当极木新闻记者继续追问时,他表示:“既然厂家也知道,那我就不避嫌了,我们通过系统上传给厂家之后,会有一些二手车置换的补贴。”
张经理承认,4S店将汉兰达的车架号、车牌号等信息上传到系统中,以换取厂家的二手车置换补贴,这与谭女士之前的猜测基本一致。
但当谭女士拿出检测报告,要求他按照之前承诺的12.15万元的合同价回收车辆时,他却表示,该检测机构并不权威,不排除车辆没有泡过水,所以不能回收。
“现在买车的客户只希望她退车退款,退车后再卖车,她不会有任何损失。”张经理说,他能提供的解决方案是给谭女士2000元赔偿,如果卖了车,还可以免费提供1000元的维修。“如果对方还是不同意,那我们只能走法律途径了。”
张经理的回复让谭女士非常生气,她认为对方对此事的处理太过轻描淡写,“除了客户要求退车退款,还被指责无缘无故卖了一辆被人为操控的车,这个损失谁来赔偿?之前他明明答应过,如果车子没进水,就按合同价买回来,现在却食言了。”
湖北伟理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洋认为,根据《民法典》第593条规定,“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导致合同违约的,应当依法向对方承担违约责任。一方与第三人发生的纠纷,按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约定处理”。4S店因自身登记错误导致买家退回二手车,构成第三人违约。谭女士的利润损失和车辆折旧损失,应当由4S店赔偿。此外,谭女士与4S店在损失赔偿谈判过程中,达成口头协议,“如经认定二手车未泡水,4S店按原价12万元收购”。《民法典》第465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从这个协议来看,是依法成立、合法有效、对双方均有法律约束力的,所以,如果鉴定结论是二手车不是泡水车,4S就应该回购二手车。
28日,极目新闻致电广汽丰田客服热线,询问是否知悉4S店利用他人信息换取二手车置换补贴的情况。客服人员表示武汉二手车置换,相关人员将予以回应。截至发稿,记者尚未收到任何回复。
业内人士:4S店利用车主信息换取补贴现象十分常见
记者发现,4S店利用他人信息换取厂家二手车置换补贴的情况十分常见。
2019年3月,上海市民王先生在某4S店购买了一辆新能源汽车,他向该店提供自己的身份证、户口本,委托该店在上海办理新能源汽车上牌。两个月后,他在检查车辆违章情况时发现,自己有一辆二手大众帕萨特轿车,挂的是沪C牌,但电话号码和地址都是假的。经核实,发现购买新能源汽车的4S店盗用了王先生的信息,目的是为了骗取二手车置换补贴。
在新浪黑猫投诉上,有网友投诉称,自己在青岛一家4S店做了二手车评估,将车卖给了店里的员工,之后又在另一家4S店买了新车,准备去领置换额度时,却发现额度被人占了,原来,该员工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用自己的身份证、行驶证、过户发票等,领了原本属于自己的二手车置换补贴。
“4S店利用他人信息骗取厂家二手车置换补贴的情况十分常见,业内人士几乎都知道这件事。”采访中,今日头条用户“汽车黑客”向极木新闻记者透露。
“汽车黑客”从事汽车销售行业十余年,现在专注于制作、发布短视频到各平台,防范汽车消费陷阱。他表示,其实厂商们基本都知道这种事情,但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原因很简单,厂商为了鼓励4S店提高销量,会制定一些经营政策,包括二手车置换政策。从另一个角度看,二手车置换补贴就相当于厂商补贴4S店的销售政策。”
但厂家给的二手车置换补贴是有比例要求的,比如某4S店卖100辆车,其中20辆是旧车置换,比例是20%,达不到20%,补贴就会减少,所以为了达到目标,4S店会编造虚假信息,换取二手车置换补贴。
“另外,厂家给4S店的补贴,不同时期、不同车型的补贴不一样,至于购车消费者能拿到多少,4S店说了算。”“汽车黑客”提醒消费者,在签订购车合同前,一定要问清楚置换补贴的具体内容,并且在合同中明确说明,补贴要么直接抵扣车款,要么在一定天数内到账。
那么,车主该如何防止自己的信息被用来获取二手车置换补贴呢?这位“汽车黑客”有些无奈:“目前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办法。”他表示,车主如果想置换二手车,必须通过4S店把相关信息提交给厂家审核,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负责人都有可能泄露信息。
除了用他人身份证换取二手车置换补贴外,业内人士还提醒,与二手车相比,新车更要注意调表现象:“一般二手车可以查维修记录、里程,但新车不能查。很多门店的试驾车,或者有的新车不是托运运输,而是地跑运输,交付前都会调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将予以报酬。24小时举报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