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设施农业用地管理出新规,适应发展需求,改进管理方式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48 | 时间:2024-09-03 13:01:48

农业土地政策目标是什么_农业定义土地政策有哪些_农业土地政策的定义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土地利用出现了新情况、新要求。设施生产栽培的作物种类和种植方式日趋多样化,生产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设施农业用地比重不断提高,对养殖生产、环境保护、粪污处理等设施用地提出了新的要求。此外,从前期“大棚”问题专项清理整顿情况看,也有不少地方以设施农业的名义,实际改变土地用途。违规占用耕地、建设与农业生产无关的设施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策漏洞和监管不到位,一些政策条款需要体现差异化要求。在此背景下,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印发《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关于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不断完善管理,适应发展需要。

《通知》在原有设施农业用地管理、耕地用途、用地程序等配套政策基础上,在土地划分、永久基本农田使用范围、用地规模、土地征收等方面作出了进一步完善和突破,完善后的政策规定概括起来有五个突出的方面:

农业定义土地政策有哪些_农业土地政策的定义_农业土地政策目标是什么

第一,设施农业用地纳入农业内部结构调整范围。考虑到设施农业作为农产品生产的特征,不同于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用地,明确设施农业包括农作物种植设施(含大田种植设施、配送设施等)和畜禽、水产养殖设施,可以使用一般耕地,无需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也不用实行耕地占补平衡。

农业定义土地政策有哪些_农业土地政策目标是什么_农业土地政策的定义

二是对部分设施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作出规定。考虑到设施建设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力,对于一些破坏耕地耕作层、难以避开永久基本农田的农作物种植设施,养殖设施涉及少量永久基本农田。如确实难以避开基本农田的,在重新分配同等数量和质量的永久基本农田的前提下,允许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同时保证永久基本农田不减少。

农业土地政策目标是什么_农业定义土地政策有哪些_农业土地政策的定义

三是在用地规模上实行差别化政策。全国各地各类设施农用地规模差异较大,国家层面不再对各类设施农用地规模作出统一规定,各省(区、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根据生产规模、建设标准合理确定设施用地规模,体现各地差别化政策。一些地方在调研时也表达了这方面的意愿。需要强调的是,为巩固今年刚刚启动的“大棚”问题,专项清理整顿成果保持政策衔接。 《通知》明确“哺乳室”继续执行“温室大棚”整改整顿标准农业土地政策的定义,即南方地区控制在“单层、15平方米以内”、北方地区控制在“单层、30平方米以内”、高寒地区哺乳室规模控制在“单层、30平方米以内”(占地2亩以上的农业温室,哺乳室规模控制在“单层、40平方米以内”)。

四是允许养殖设施建设多层建筑。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化经营,近年来一些地方在养殖生产上建设了多层建筑。从节约资源、集约化经营的角度考虑,《通知》明确允许养殖设施建设多层建筑。但地方政府在落实政策时,建设多层养殖设施时要注意遵守相关规划、施工安全和生物防疫要求。

五是简化征地方式。设施农业用地无需审批,设施农业经营者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就土地使用达成协议后即可开工建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经营者应当向乡镇政府备案,乡镇政府定期汇总报送县级自然资源部门。当然,如果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并重新划定,必须经县级自然资源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工建设,必须坚持严格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农业土地政策目标是什么_农业定义土地政策有哪些_农业土地政策的定义

此次两部门联合制定发布的《通知》是为了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新需要,进一步完善设施农业用地使用管理,政策界定更加清晰,政策措施更加有力,政策导向更加明确,将有利于满足设施农业用地多样化需求,有利于进一步调动各地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推动设施农业新技术、新设备应用农业土地政策的定义,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设施农业产业整体竞争力。

发表评论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