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取消农非户口性质区分,30 省份已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方案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522 | 时间:2024-08-12 09:12:319月19日,北京正式出台《意见》,明确取消农村户籍与非户籍性质的区分,统一户籍。对于大家关心的土地问题,人口专家、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洁华表示,农业转非农并不一定意味着放弃土地,即使土地被撂荒,也要在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缩小与城市居民的差距。建立
城乡统一户籍制度是国务院于2014年提出的。据不完全统计,北京等30个省份出台了户籍制度改革方案,各地普遍提出取消农户登记与非农户籍区分制,体现了户籍制度的人口登记管理功能,也是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大方向。
然而,舆论的反应与户籍制度改革的初衷大相径庭,网友纷纷表示,“拿走土地,农民一夜之间就一无所有”和“让农民进城买房,套路十足”......总而言之,争议的焦点是土地政策,而症结在于专家的“不一定”这句话。
是的
简单地把农业向非农化等同于废弃土地,从而反对城镇化,攻击户籍改革政策,无疑是荒谬的。
但是,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农转非土地政策,几千年来,中国人纷纷向土地迁移,对土地依存有着强烈的观念,试图“夺取”土地无异于威胁自己的生存,因此舆论的猛烈反击有其合理性,这也提醒了有关部门在农业区转农的土地政策上要有明确的态度, 并对“不一定”持谨慎态度。
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6.1%,但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进程缓慢,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仍然相对较低,实现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的目标仍面临巨大挑战。换言之农转非土地政策,与经济发展相比,我国城镇化进程仍然滞后。
城镇化的滞后带来了一系列不良影响,例如,严重阻碍了国内消费需求的扩张,不利于投资需求的扩张,最终制约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例如,城乡二元结构的扭曲加剧,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拉大。说白了,城镇化进程的滞后,导致了农村严重的留守问题,其次是严重的社会问题。
显然,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必要且必然的,而户籍制度改革是重要环节。因此,专家和媒体在解读户口政策时,应清楚说明所涉及的利害关系和利害关系,不能“只是可能,但未必不一定”,这样才能让公众舆论自然而然地做出理性反应,极端情绪慢慢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