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明确岗位职责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你知道吗?

作者:admin | 分类:招聘求职 | 浏览:48 | 时间:2024-08-09 09:14:43

关键词:岗位职责、岗位职责、不符合招聘要求、不能胜任工作、工作调整

“企业招用员工,需要通过员工的劳动创造劳动价值,因此,每个员工都应该有自己的岗位职责,而岗位职责的明确,对于企业规范用工、规避风险至关重要。”

第一部分 明确岗位职责的管理意义

有效清晰的职责划分、合理明确的岗位设置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如果具体的岗位职责没有明确规定,就会导致部门岗位设置不合理,企业人力资源配置出现问题。如果岗位职责不规范、不明确,员工的责权也会不明确。即使公司有优秀的管理理念,如果员工职责不规范,也会出现执行不力、计划拖延等问题。这就需要公司重视明确岗位职责的问题。

为什么说明确岗位职责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呢?因为企业决策的执行效果关系到各个部门、每个员工的工作效率。只有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岗位职能,提高工作效率。所以员工一定要清楚自己的岗位职责是什么,自己应该承担什么样的工作,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怎样做比较好,哪些事情不应该做等等。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认真负责地做好本职工作,履行岗位职责,让员工在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工作能力,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自己的岗位职能。

那么明确岗位职责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有什么管理意义呢?

1、让员工明白自己的岗位职责,最大限度的进行劳动管理,科学配置人力资源,做到人尽其才、人岗匹配,优化公司的人力资源,使公司的人力资源配置能够得到最合理、最充分的利用;2、明确岗位职责可以有效防止由于岗位分配不合理而导致的部门之间或员工之间推诿扯皮、推卸责任的现象发生;3、明确岗位职责有利于规范员工行为,也是企业考核员工绩效的重要依据,是帮助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第二部分 明确岗位职责的法律意义

重要性1:岗位职责与聘用条件相关。《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直接解除劳动合同。一般来说,广义的聘用条件既包括招聘面试时的聘用条件,也包括入职后试用期内的岗位职责。由于法律赋予用人单位以劳动者不符合聘用条件为由行使试用期内解除权,因此聘用条件必须与入职后试用期内的聘用活动相关,与履行职责相关。否则,如果聘用条件的范围只涉及招聘、聘用阶段,上述条款就没有法律意义。聘用、聘用阶段的聘用条件在劳动关系的建立中具有普遍性。所有企业的用工聘用阶段都会涉及到用人单位对用工聘用条件的审核,这也是用人单位决定是否录用员工的基本要求,包括学历、履历、专业资格等。在工作要求层面,由于员工在招聘用工过程中尚未展现出自己的工作能力,试用期制度的设立旨在给劳资双方在一定时间内相互了解和考察的机会。因此,对于用人单位来说,试用期内对员工的“工作”考察非常重要。用人单位不仅可以通过劳动活动考察员工的工作能力是否与应聘时陈述的相符,还可以评估员工是否与其所安排的岗位职责相匹配、契合,是否能够充分实现用人单位的招聘目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明确员工在试用期内的岗位职责就显得尤为重要。明确岗位职责的内容、目的、周期等,才能实现试用期的立法价值,也才能方便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行使单方解除权。鉴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诉讼纠纷发生率较高,岗位职责的明确也能帮助用人单位实现在诉讼活动中举证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目的。

岗位职责需要明确的三个内容是_职责岗位明确重要性的例子_明确岗位职责的重要性

重要性二:岗位职责与胜任能力有关。《劳动合同法》第40条规定,用人单位有权单方调动不胜任的劳动者,劳动者仍不能胜任新岗位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虽然法律赋予企业一定的权利,可以自行聘用劳动者,但胜任能力仍然是企业处理此类纠纷时无法回避的难点。如何界定员工的“胜任能力”?如何判断员工的“胜任能力”?如何举证证明“胜任能力”?既然员工“胜任能力”,岗位职责自然是判定这一结论的核心标准。员工在胜任能力时,根本胜任的就是企业安排的岗位职责。如此一来,企业就能清晰地看到岗位职责在证明员工“胜任能力”方面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是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他们享有比普通员工更大的管理权限,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也更多,其对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岗位职责缺乏描述和界定,轻则导致目标任务肤浅、纸上谈兵、职责交叉、分工混乱、权责凌驾、效率低下、无人问津;重则导致企业发展停滞落后、人才流失、竞争力下降。

重要性三:岗位职责与严重违纪、严重失职相关。“不能胜任工作”与“严重违纪、严重失职”在性质上有明显区别明确岗位职责的重要性,前者更注重身体健康因素和工作能力因素,较为客观;后者则更多体现员工主观意识因素,主观性更强,员工在明知或应知的情况下,选择实施违纪、失职明确岗位职责的重要性,属于后果性认定。虽然“不能胜任工作”与“违纪、失职”在性质上有本质区别,但两者结论的依据都依赖于岗位职责的明确,这是两者的共同点。

重要性四:岗位职责与离职交接相关。离职交接也涉及岗位职责相关的内容,如果员工拒绝办理或者拖延办理岗位交接,公司可以合法主张员工履行交接义务。但公司在司法过程中需要提供证据来明确岗位交接的内容。公司不仅要提供岗位交接内容的证据,还要提供岗位交接内容与员工职务关系的证据,否则公司的主张无法成立。例如,公司需要员工办理一份商业合同的交接义务,但一般来说,公司无法证明该员工保管了多少份商业合同。但鉴于商业合同的重要性,为了达到交接的目的,公司可以通过岗位职责的路径来达到举证的目的。如果公司能够证明员工的岗位职责中包含了关于公司合同保管责任的陈述,则可以获得法律的保护和支持。

职责岗位明确重要性的例子_明确岗位职责的重要性_岗位职责需要明确的三个内容是

其他:岗位职责与保密义务相关,如果用人单位与员工之间没有书面保密协议,但希望员工遵守保密义务,或者希望在员工违反保密义务时成功追究员工泄露保密信息的责任,则可以通过岗位职责来帮助达到举证目的。

第三部分:如何明确岗位职责

方法一:编制岗位责任书,让员工学习和掌握与岗位职责相关的所有内容以及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我们建议岗位责任书应包括以下内容:1、工作内容和工作范围的详细陈述和列举;2、工作记录和流程的详细陈述和细化;3、工作纪律以及违反纪律和规定的后果和处理。工作内容和工作范围的陈述和列举应尽可能详细和透彻。对于管理者的岗位职责,应强调权力的行使、审批的执行和管理的责任。切实落实管理的主体责任,落实管理责任制,调动和加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需要实施绩效考核的员工,应将考核项目与岗位职责有效衔接,分类整理,促进考核的实施,实现考核的目的。

明确岗位职责的重要性_职责岗位明确重要性的例子_岗位职责需要明确的三个内容是

方法二:完善规章制度,让员工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明白自己在工作范围内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管理有序。

方法三:建立岗位责任培训制度,提高员工的岗位责任能力,培养员工的工作协调能力,使其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能够与其他员工实现互相帮助、相互配合。

岗位职责需要明确的三个内容是_职责岗位明确重要性的例子_明确岗位职责的重要性

发表评论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