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北京月嫂难找且价格高,高薪背后的工作并非易事

作者:admin | 分类:家政服务 | 浏览:13 | 时间:2024-06-16 22:02:03

北京找家政钟点工打扫卫生_北京钟点工家政服务多少钱_北京钟点工家政服务

“我和妈妈、婆婆在电话机前站成三角形,与远在异地的月嫂视频通话近一个小时,从孩子生病应急处理、产妇注意事项到健康证、身份证北京钟点工家政服务,都问了一遍。”陈二觉得去年年初找月嫂的经历,既好笑又累。

陈二说,她听说北京找月嫂比较难,去年8月预产期,所以年初就开始打听、预约月嫂。“因为我请的月嫂是熟人介绍的,所以费用比较便宜,26天一共1.2万元。北京普通的月嫂每月要1.5万元,优秀的也要1.8万元。”

据北京市统计局统计,2018年城镇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为7855元/月,月嫂月收入是这个数字的近两倍。但高薪的另一面是,从事月嫂行业15年的张青认为,“这个职业不是人人都能干的,不能只看工资高,更要看月嫂的贡献有多大。现在月嫂行业比较混乱,信誉好的月嫂很紧俏。”

目前,按照经营模式,家政服务业可分为母婴护理、养老护理、小时工和其他四大类。2018年7月,商务部发布《2017年中国家政服务业发展报告》显示,母婴护理占家政服务业比重超过30%。虽然近年来家政服务业发展迅速,但规模以下家政服务企业数量是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的近3倍,行业规模化程度不高,呈现“小、散、弱”的特点。同时,市场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其中,北京市家政服务人员缺口在20万至30万之间。

在这些矛盾中,6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社保补贴、培训补贴、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等一系列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举措。此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也曾发文提出多项优惠政策,推动家政服务业发展。

不过,在政策的引导和鼓励下,“陈二们”的需求、月嫂市场的健康发展等问题仍需解决。

稀缺商品

“预约、约见”是张青与客户沟通时使用的高频词。张青说,月嫂一般需要提前半年预约,告知预产期,签订合同并缴纳定金,以防雇主临时取消合同。

张青说,做月嫂基本上是一份24小时的工作,白天她一般6点左右起床照顾宝宝,同时还要为产妇准备一日六餐。“不管晚上宝宝几点醒,我都要起床哄娃,只有真心爱孩子,才能坚持干下去。现在很多家庭都需要月嫂,从普通家庭、中产家庭,到上市集团公司老总,我也遇到过。月嫂的收入每年都在涨,一般做完一份工作(26到52天不等)就休息一两周,一年净收入大概12万元。”

国家发改委数据也显示,家政服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全国18.2%的家庭有未成年人护理需求,35.6%的家庭有老年人护理需求,30.4%的家庭有双人护理需求。在需求拉动下,家政服务总市场规模近年来一直保持20%左右的增速。2017年我国家政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4400亿元,同比增长26%。

一家家政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北京各类家政工都缺,甚至有些公司的小时工,不需要培训,只要有身份证就可以上岗,工资是每小时35元,节假日工资翻倍。”

北京爱农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金华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为了招到在职员工,公司还和吕梁、贵州、河北等地的家政服务培训基地签订了协议,每年都向公司输送家政服务人员。其次,公司还鼓励家政服务人员介绍老乡、朋友加入。”

“月嫂更是稀缺,做月嫂要经过一个过程,从保育开始,从大孩子到婴儿,再到新生儿。一个有经验的保育员工资一般在6000-8000元/月,而普通的月嫂价格在1.2-1.5万元/月。”张金华说。正因如此,月嫂行业普遍的做法是,客户付钱给公司,公司再与月嫂分成30%-70%或20%-80%。对于普通家政人员,公司每年只收取一次管理费,不参与提成。

北京找家政钟点工打扫卫生_北京钟点工家政服务_北京钟点工家政服务多少钱

如何提高品质?

目前,家政服务人员主要分为三类:家政服务人员自行寻找雇主提供服务;家政服务人员通过中介公司寻找雇主,并向中介缴纳一定的管理费用;雇员型家政服务公司雇员,即家政服务公司雇佣家政服务人员并向其支付工资和五险一金,雇主向家政服务公司缴纳费用。

张金华经营的北京爱农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属于第二种。

张金华告诉经济观察报:“上榜意味着服务人员与公司签订了合同,每年收取一次中介服务费,500到800元不等。之后家政人员将直接与客户签订合同,公司不再参与分成。”

《意见》提出,适应家政服务业转型升级要求,大力发展雇佣型家政服务企业,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要率先发展雇佣型家政服务企业,增加雇佣型家政服务企业社保补贴,利用城市现有设施作为集体宿舍等。张金华表示,发展雇佣型家政服务企业主要是为了提高家政服务人员的稳定性北京钟点工家政服务,让行业更加有序发展。

《意见》发布前,部分省市也开始探索鼓励雇佣型家政服务企业发展的途径,如广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发布《广东省雇佣型家政服务企业资格认定及社会保险补贴申领办法(征求意见稿)》,符合条件的雇佣型家政服务企业可申请社会保险补贴,补贴标准为实际缴纳金额的50%,补贴期限累计不超过3年。

在多项政策叠加影响下,雇佣型家政服务企业还能生存下去吗?不少中介型家政服务公司对此持怀疑态度。

北京一位中介家政公司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现在北京绝大多数家政公司都是中介式的,这是市场长期发展形成的默契,如果不出强制措施或者特别大的优惠政策,短时间内很难扭转这种局面。”

张金华表示,要根据群体情况来判断市场是否适合发展雇员型家政服务企业。“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大部分都是40岁以上的农村妇女,年轻人很少。所以,她们即使在北京参保,退休后也领不到北京的养老金。其次,她们来北京就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长期在北京发展。如果参保,工资也会相应减少,所以她们更不愿意交社保。”

张青说,2004年她就进入了产后护理行业,但第四年就离开了公司,通过口碑和顾客推荐直接与客户联系。“离开公司的原因是,公司必然会抽佣金,我们就是希望多赚点。这几年,我们一点都不担心缺客户,订单一个接一个,空闲时间也可以自由安排。”

然而,保姆虐待幼儿、老人、盗窃财物的事件时有发生,让“小而散”的家政服务行业备受争议。

张金华表示,月嫂、育婴保姆这个职业存在一定的风险,保姆的极端案例确实会给平台带来影响,但这些案例应该客观公正地看待和评价,不能导致人们说中介公司不好。目前家政服务行业比较特殊,也不是很规范,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营造公平的环境。

为了保证月嫂的质量,张金华称,平台会建立考核机制,考察其是否合格,并定期进行培训,包括母婴护理、专业催乳等培训。行业内对月嫂并没有强制的考核等级,公司主要将月嫂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主要根据顾客反馈、年龄、经验等进行评判。

谁来填补这个空缺?

“10年前,学院开设了这个专业,经过6年的艰苦努力,结束了最后一次招生。虽然这个专业还印在招生专业目录中,但去年最后一届学生已经毕业了。”谈及学院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停办,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院长杨根来感慨道。

杨根来称,之所以没有坚持开设这个专业,根本就是招生不够。四五年前,这个专业招生最高峰的时候,也只有不到两个班,总共不超过100名学生。从全国来看,1429所高职院校中,只有20多所学校还坚持开设这个专业,这也是一份苦心经营。与此同时,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物业管理三类家庭服务专业的招生形势也是一年不如一年。

《2017中国家政服务业发展报告》显示,家政服务从业人员老龄化趋势明显,成都调查结果显示,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年龄在45岁以上的占比超过70%,25岁以下的不足1%。为此,《意见》提出,原则上每个省至少有一所本科高校和几所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开设家政服务相关专业,并扩大招生规模。

“尽管这几年有诸多政策鼓励,但很难预测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春天已经到来,职业院校开设专业最终需要考虑是否对接产业和市场需求。”杨根来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近年来,职业院校(包括中职、高职)家政服务专业的发展并没有随着家政服务业的扩张而出现明显增长,甚至呈现萎缩状态,主要原因还是市场没有健康发展。

入学难题如何解决?

在杨根来眼中,行业需要先形成连锁化、规模化。他表示:“家政服务机构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仍然没有形成品牌效应,这需要政策的积极引导甚至干预。同时,传统的职业认同感是制约行业发展的最大因素,在这方面,政府需要积极引导舆论,加大宣传力度。作为人员流动大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政府也应该为从业人员提供更多的社会保障。”

在政策鼓励家政服务职业教育发展的同时,扩大现有劳动力向家政服务行业转移也成为大城市解决市场缺口的举措之一。

以北京为例,自2017年起,北京先后与河北、沈阳、吉林等地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发展家政服务业,家政服务人员在当地培训基地培训后,直接派往北京的家政服务公司。据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数据,截至2018年底,河北已向京津两地派遣合格家政服务人员1.4万余名。

对于家政服务职业教育的未来,杨根来表示,“我既担心,又希望它能像医疗护理一样蓬勃发展。毕竟现有的劳动力终究会老龄化,一个市场的持续发展还是需要年轻人的进入。”

发表评论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