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风向逆转,弃房断供出现,专家建议:取消房贷你认同吗?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55 | 时间:2024-05-19 02:27:53俗语有云:“无压无驱动力。”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房地产市场充分验证了这一点。根据安居客研究院的统计,目前我国大约有2亿户家庭通过银行贷款购房,这一数字占到了购房家庭的70%以上。同时,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从2011年至2020年,我国居民的债务杠杆率增加了大约31%,其中大多数家庭的债务都是由购房贷款引起的。
虽然压力确实存在,但对于许多通过贷款购房的家庭而言,激发起的动力似乎并不足够。来自阿里法拍房的数据显示,2017年阿里司法拍卖的法拍房数量为9000套,2018年增至2万套,2019年飙升至50万套,2020年达到133万套,2021年第三季度末更是增至159万套,预计2022年将超过200万套。
何为法拍房?简言之,就是购房者向银行贷款购房后,未能按期还款,导致银行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随后将房产拍卖以偿还银行贷款。当然,还包括一些民间借贷产生的房产、司法没收的房产以及一些无主房产,但这些占比较小,主要还是因为无法偿还银行贷款而被拍卖的房产。
那么,为何从2020年开始,法拍房的数量会激增?作者认为,这主要归因于以下三个因素:
1. 楼市持续受到政策调控,金融监管日益严格,流入房地产市场的资金大幅减少。减债和去杠杆已成为房地产市场的新常态。对于那些依靠高杠杆进行房地产投机的人而言,资金来源的断裂意味着无法偿还巨额的房贷。
2. 自2020年起,房地产市场控制政策层出不穷,房价的上涨幅度显著收窄,房价的预期降低。当房产的收益率不足以覆盖银行贷款的成本时,部分人选择放弃房屋并停止供款。
3. 由于对未来持乐观态度,并过于自信于个人收入的购房者,在经历去年的意外经济事件和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后,发现个人及家庭收入减少,无力偿还银行贷款,不得不选择放弃房屋并中断还款。
需要明白的是,放弃房屋并停止还款对个人及家庭产生的负面影响是深远的,例如个人信用受损和家庭财富的流失等。因此,作者也在此呼吁,除非实在无奈,否则切勿轻易选择放弃房屋并停止还款。从法拍房数量增加的情况看,这也间接提醒我们应当增强风险意识,适度的压力可以转化为动力,但超出承受范围的压力则可能转化为危机。
针对当前房地产市场的种种问题,专家王强提出了一种看法:既然房贷给人带来巨大压力,不如取消房贷,以减轻负担,让买不起房的人选择不买。但这样的提议是否合理?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首先,对于刚需购房者来说,尽管楼市调控政策频频,短期内房价降至合理水平的可能性并不大。房屋仍与婚姻、子女教育、户籍等社会问题密切相关,若无房贷帮助,多少刚需购房者能负担得起高昂的房价?如果没有住房,如何解决个人婚姻及子女教育等问题?
其次,从银行的角度考虑,众所周知,贷款是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房贷更是银行贷款业务的中心。如果取消房贷,银行的收入将大受影响,这也将影响到个人存款利率和国家的财政收入。
最后,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取消房贷可能会导致购房人数大减,这将影响开发商的业务,减少开发商的土地购买,进而影响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目前,土地财政是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财政收入的减少将如何保障城市基础建设、环卫、社会福利、医疗、公共交通及其他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