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向变了,为何“刚需”在房价下跌时消失无踪?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27 | 时间:2023-12-21 13:57:46“刚需”究竟是什么?
所谓“刚需”,指的是迫切需要购房居住的需求。根据行业专家分析,真正的“刚需”具有以下特征:
没有自有住房或者现有住房面积严重不足
经济实力可以负担购房支出
强烈意愿改善居住条件
可以看出,“刚需”群体并不广泛。他们的购房动机源自对居住水平的切实提升需求,而不是投资或炒作性质。
最近5年我国常住人口净增加约5000万人,其中大多数分布在一二线城市。按每户2.5人计算,新增住房需求约2000万套。这是巨大的刚需市场规模。

房价下跌期为何没出现“刚需”?
业内人士指出,导致这一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点:
宏观经济出现下行,收入增速放缓
过去5年我国GDP增速已从7%左右下滑至3%附近,未来可能进一步放缓。在经济下行周期,企业利润下滑,裁员、停工、倒闭事件增多,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也在回落。这削弱了关键群体的购房能力。
就业环境恶化,生存压力加大
面对经济下行,求职难、裁员多的状态,不少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陷入没有收入来源的困境。购房对他们来说变成奢侈的选项,维持基本生计才是当务之急。
房贷风险加大,中产阶级不敢置业
房价下跌期,中产阶级和相对富裕群体不敢轻易购房,主要考虑风险。一旦经济衰退严重,自己也可能失业或关闭企业,提前套现资产偿还房贷将面临巨大损失。
因此,在目前经济下行和就业压力加大的大环境下,真正有购房能力和意愿的“刚需”群体收缩。他们会选择观望,等候经济企稳回暖。

房地产市场还将继续走低
业内专家预计,在现有政策和经济环境下,房地产市场价格可能仍将下行。主要基于以下判断:
政策总基调仍是“房住不炒”,土地及融资管控将持续。这限制了市场交易量和资金供给。
未来一段时间经济运行面临下行压力,制造业订单缩减,出口环境恶化,都可能导致失业率提高,收入增速放缓。这削弱了关键购房群体的支出能力。
潜在购房者面临经济不确定性,会延迟购房计划。市场交投量不足,房源积压,推动房价继续下滑。
可以看出,“刚需”并非独立存在,它与整体经济环境和社会大背景高度相关。当经济下行,收入环境恶化时,真正有购房需求和能力的群体会选择观望和延期。这也是近期房市低迷的重要原因。
未来政策能否稳住经济,改善社会心态和消费者信心,将是房地产市场企稳回暖的关键。无论房价如何,普通老百姓最需要的是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只有当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刚需”才可能真正释放。

最后,笔者提出三个问题,请读者不吝赐教:
问题1:您认为当前经济环境下,购房的最佳时机是什么时候?
问题2:对于普通打工者来说,面对房价下跌,购房还是继续租房更合适?
问题3:您是否认同文章的观点?如果不同意,希望您提供有价值的反驳意见。
(图片和数据来源于网络,具体理论请自行查证,本文章不代表作者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暖阳阳说职场
带大家看透职场人生
让你的职场之路可以顺丰风水